资讯中心

喀什足球:从百年热土到国际赛场的全民狂欢

2025-07-05

当暮色降临喀什古城,艾提尕尔清真寺的宣礼声与街头少年的欢呼声交织时,这座丝绸之路上的边陲重镇正演绎着中国足球最炽烈的篇章。作为第二届 “喀什杯” 国际青少年足球邀请赛的见证者,我在岳普湖县体育中心的看台上,真切感受到了新疆人对足球的热爱远超想象 —— 这里的足球早已超越了竞技范畴,成为刻入民族基因的文化符号,更是连接世界的精神纽带。

一、百年足球村:沙漠中的绿茵火种

在喀什以北 40 公里的阿图什市依克萨克村,百年足球历史正在续写传奇。1885 年,村民用羊皮缝制的足球踢开了中国西北足球的先河,1895 年穆萨巴耶夫兄弟斥资修建的 “托普哈那” 球场,成为新疆现代足球的摇篮。如今,这座仅有 2000 余人的村落仍保留着 “足球必修课” 的传统,村小学博物馆里陈列的百年前比赛照片,记录着他们以 2:1 战胜英国领事馆队、7:0 横扫瑞典传教士队的辉煌。85 岁的买买提祖农老人至今记得 1927 年随父亲出征喀什的场景:“舅舅进球时,整个喀什城都在欢呼。” 这种传承跨越世纪,如今他的 48 个孙辈中有 11 人成为职业球员,足球基因在血脉中代代相传。

喀什的足球热情不仅扎根于历史,更生长在现实土壤中。岳普湖县 85% 的人口积极参与体育运动,全县 8 所中小学被评为 “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”,每所学校都拥有人工草皮球场。在巴楚县第五中学任教的阿卜杜乃比・乌布力回忆童年时说:“我们在尘土飞扬的土场地上踢球,却梦想着有一天能站上国际赛场。” 他的梦想在 2024 年成真 —— 作为新疆岳普湖队主力,他与货车司机、烤包子师傅等业余球员组成的 “草根战队”,一路过关斩将夺得全国全民健身大赛季军。

喀什足球:从百年热土到国际赛场的全民狂欢

二、国际赛事:边陲小城的世界对话

2025 年 6 月的 “喀什杯” 国际青少年足球邀请赛,让岳普湖县这座人口不足 20 万的县城成为世界焦点。来自俄罗斯、中亚五国的 6 支国际球队与中国 6 支劲旅同场竞技,可容纳 1.7 万人的体育场座无虚席。看台上,37 岁的货车司机热合曼・乌布力放下生意专程赶来:“足球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,家乡的比赛怎能错过?”40 岁的银行职员凯赛尔・塔依尔则感慨:“在这里,我们与世界强队同场竞技,这是以前不敢想的。”

赛事背后是喀什打造 “足球之城” 的战略布局。作为国家首批体教融合足球青训体系试点,喀什构建了 “1+2+12+12” 的青训网络 —— 喀什大学设立足球学院,两所重点高中开设足球特长班,12 个县市选定足球特色学校,并打通小学到大学的升学通道。如今,喀什地区拥有 1005 块足球场,其中 889 块在校园,48 个新建社会足球场正在推进,形成 “校校有球队、村村有赛事” 的格局。更令人振奋的是,2025 年中超、中甲、中乙联赛中,来自喀什的职业球员已达 44 人,创历史新高。

NG体育官网

三、全民狂欢:足球点燃的生活图景

在喀什,足球是全民参与的生活方式。每天清晨,艾提尕尔清真寺广场上,孩子们追逐着足球嬉笑奔跑;黄昏时分,社区球场挤满了自发组织比赛的各族群众。疏附县 “石榴籽杯” 决赛期间,全县 350 余名球员参赛,6 天 20 场比赛吸引数万观众,成为当地最盛大的节日。这种热情甚至感染了外国友人 —— 俄罗斯领队伊万・彼得罗夫惊叹:“这里的足球氛围让我想起了巴西街头。”

足球更成为民族团结的纽带。在岳普湖县,维吾尔族、汉族、柯尔克孜族球员组成的球队屡见不鲜;喀什六中的足球特长生来自全疆各地,不同民族的少年在绿茵场上结下深厚友谊。正如喀什地区体育局局长阿布都加帕尔・米吉提所说:“足球让我们的心贴得更近。”

四、未来之路:从 “草根” 到 “职业” 的蜕变

尽管喀什足球已取得显著成就,但挑战依然存在。专业青训教练紧缺、赛事运营依赖政府、产业链尚未完善等问题亟待解决。不过,改变正在发生:企业开始赞助赛事,“喀超” 联赛计划启动,赛事与旅游融合的模式初显成效 ——“喀什杯” 期间,岳普湖县酒店入住率爆满,周边景区游客量翻倍。

站在岳普湖县体育中心的看台上,望着暮色中奔跑的少年们,我看到的不仅是一场比赛,更是一个民族对足球的执着与热爱。从百年前的羊皮足球到如今的国际赛事,喀什足球的故事仍在续写。正如阿卜杜乃比・乌布力所说:“足球是我们的语言,是我们与世界对话的方式。” 这片热土上的足球之火,正以燎原之势,照亮中国足球的未来。